關於單元
第01章 結構工程技術【PPT】(Structural Engineering Techniques)
本章將以文字重點說明熔接(Weldment)原理、熔接製作SOP、如何導入製程。
0/7
第02章 結構成員與管路 (Structural Members and Piping)
本章說明結構成員(Structural Member) 絕大部分操作,最重要就是這一章,該指令可以完成類似作業,甚至完成目前最流行的技術:管路。
0/16
第03章 結構成員 : 定位輪廓 (Structural Members: Positioning Profile)
結構位置不理想,在結構成員指令中更改設定,由定位輪廓(Align Profile)改變結構方向,例如:調整C形槽方向放置下方控制箱,定位不難學10分鐘就會了。
0/6
第04章 修剪與延伸 (Trim and Extend)
本章進入熔接第2脈:修剪/延伸(Trim/Extend) 進行本體分割後移除,能當下控制多種對接型式。
0/10
第05章 連接板 (Gusset Plate)
連接板(Gusset,俗稱支撐、角料、角板、肋板) ,加強兩結構強度或節省材料。
0/6
第06章 頂端加蓋 (End Cap)
頂端加蓋(End Cap,簡稱加蓋) 用於防護與美觀式配件,例如:防雨水、髒汙、老鼠、腳墊、防刮手也是設計尾聲。
0/5
第07章 圓角熔珠 (Fillet Bead)
多本體模型加入圓角熔珠(Fillet Bead,又稱熔接、銲接、舊式熔接、3D焊接) ,並標上熔接符號, 可清楚看出焊接位置與類型。
0/6
第08章 熔珠 (Weld Bead)
熔珠(Weld Bead) 又稱新式熔接,於2011推出可以在同一個指令指定不同位置、不同大小,加快熔接製作,解決圓角熔珠功能不足或不支援問題。
0/6
第09章 邊界方塊與網格線系統 (Bounding Box and Grid System)
邊界方塊(Bound Box,又稱3D邊界、素材大小) ,將模型取出邊界呈現長、寬、高和體積,常作為成本計算、機台裝箱依據,甚至傳遞資訊到工程圖、PDM、ERP...等。
0/6
第10章 除料清單與熔接環境 (Cut List and Weldment Environment)
除料清單(Cut List) 俗稱多本體BOM,為熔接才有的產物,提升多本體價值,如同鈑金讓他可展開,道理是一樣的。
0/9
第11章 熔接爆炸圖與工程圖 (Weldment Exploded View and Drawings)
本章說明:1.零件多本體組裝、2.多本體爆炸和多本體工程圖、3.BOM製作。
0/4
第12章 自訂熔接輪廓 (Custom Weld Profile)
將熔接輪廓產生資料庫(統稱特徵庫)。熔接輪廓資料庫感覺專業很難的樣子,只不過是草圖輪廓另存為特徵庫格式(*.SLDLFP,Library Feature Part)放在共用資料夾。
0/5
第13章 橫樑計算器 (Beam Calculator)
橫樑計算器(Beam Calculator) 是獨立的介面,於專業版提供。
0/5
第14章 結構系統 (Structural System)
結構系統(Structure System) 模組於2019推出,屬於進階結構成員 ,內建於標準版。
0/5
第15章 結構系統-角落管理 (Structural System – Corner Management)
2結構之間修剪後於特徵管理員出現角落管理(Corner Management)資料夾。
0/5
第16章 結構系統-主要成員 (Structural System – Primary Members)
主要結構成員(Primary Member,又稱主要成員),為第2個特徵,也是必要步驟,開始進入結構系統核心作業,正式產生結構。
0/6
第17章 結構系統-次要成員 (Structural System – Secondary Members)
在主要結構 中執行次要結構成員(Secondary Member,簡稱次結構) ,成型過程擁有彈性與層次,屬於第2特徵且為輔助結構,主結構與次結構皆擁有輪廓標籤。
0/5
第18章 連接元素 (Connection Elements)
本章說明3大連接元素:1.定義連接元素(Define connection Element)、2.插入連接元素、3 複製排列連接元素。
0/5
第19章 結構設計模組化 (Structural Design Modularization)
本章舉幾個常見模型,說明熔接模組在自訂屬性中如何呈現與注意事項。
0/7